天然石墨分为晶质石墨和隐(微)晶石墨。我国的晶质石墨多为鳞片石墨,是含碳质的岩石经长期地质作用变质的矿物。微晶石墨因其晶粒尺度微小,通常在一微米以下而得名,我国的微晶石墨是煤变质矿物,也称无定形石墨、土状石墨。
鳞片状石墨(晶质石墨)
性质:呈鱗片状、薄叶片状晶质的石墨,大小一般为(10~20)x(0.5~10mm,最大4~5mm,片厚002~005mm。鳞片愈大,经济价值愈高。多呈浸染状、片麻状分布于岩石中。具有明显的定向排列。与层面方向一致。石墨含量一般为3%~10%,最高20%以上,常与古老变质岩(片岩、片麻岩)中石英,长石,透辉石等矿物共生,在火成岩与石灰岩接触带也可见到。鳞片状石墨具层状结构,其润滑性,柔韧性,耐热性和导电性能均比其他石墨好。主要用作制取高纯石墨制品的原料
鱗片石墨根据固定碳含量分为高纯石墨、高碳石墨、中碳石墨及低碳石墨4类,依照产品粒径、固定碳含量共分为212种牌号。高纯石墨(固定碳含量大于或等于999%)主要用于柔性石墨密封材料,代替白金坩埚用于化学试剂熔融及润滑剂基料等;高碳石墨(間定碳含量940%~999%)主要用于耐火材邾料、润滑剂基料、电刷原料、电碳制品、电池原料铅笔原料、填充料及涂料等:中碳石墨(固定碳含量80%~94%)主要用于坩埚、耐火材料、铸造材料、铸造涂料、铅笔原料、电池原料及染料等。低碳石墨(固定碳含量大于或等于50.0%~80.0%)主要用于铸造涂料,
土状石墨(隐晶质石墨)
土状石墨又称非晶质石墨或隐晶质石墨,这种石墨的晶体直径一般小于1微米,是微晶石墨的集合体,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晶形。此类石墨的特点是表面呈土状,缺乏光泽,润滑性也差。品位较高。一般的60~80%。少数高达90%以上。矿石可选性较差。
微晶石墨分为有铁要求者和无铁要求者2类,依照产品固定碳含量、最大粒径分为60个牌号,各种牌号石墨产品其外观要求产品中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木屑、铁屑、石粒等杂物,产品不被其他杂质污染。微晶石墨中酸溶铁含量不大于1%者,主要用于铅笔、电池、焊条、石墨乳剂、石墨轴承的配料及电池碳棒的原料等;无铁要求的徹晶石墨主要用于铸造材料、耐火材料、染料及电极糊等原料
石墨矿石的自然类型
工业上将石墨矿石分为晶质(鳞片状)石墨矿石和稳晶质(土状)石墨矿石两大类。晶质石墨矿石又可分为鳞片状和致密状两种
中国石墨矿石以鳞片状晶质类型为主,其次为隐晶质类型,致密状晶质石墨只见于新疆托克布拉等个别矿床中,工业价值不大。
鳞片状石墨矿石结晶较好,晶体粒径大于1um,一般为005~1.5mm,大的可达5~10mm,多呈集合体。矿石品位较低,一般为3%~135%。伴生的矿物有云母、长石石英、透闪石、透辉石、石榴石和少量硫铁矿、方解石等,有时还伴有金红石,钒云母等有用组分。鳞片石墨矿石按其所赋存岩石的岩性不同,分片麻岩型、片岩型、辉岩型、变粒岩型、混合岩型、大理岩型及花岗岩型等七种,前六种矿石类型产于区域变质成因矿床中,后一种矿石类型则产于岩浆热液成因矿床中。
稳晶质石墨矿石一般呈微晶集合体,晶体粒径小于1pm,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晶形。矿石呈灰黑色、钢灰色,一般光泽暗淡,具有致密块状、土状及层状、页片状构造。隐晶石墨的工艺性能不如鱗片状石墨,工业应用范围也较小,矿石品位一般都较高,但矿石可选性差。矿物成分以石墨为主,伴生有红柱石、水云母、绢云母及少量黄铁矿、电气石、褐铁矿、方解石等。品位一般为60%~80%、灰分为15%~22%、挥发分为1%~2%、水分为2%~7%。